吳 對 蘇

Judgment Date12 February 2018
Neutral Citation[2018] HKFC 26
Year2018
Judgement NumberFCMC3304/2016
Subject MatterMatrimonial Causes
CourtFamily Court (Hong Kong)
FCMC3304/2016 吳 對 蘇

FCMC 3304/2016

[2018] HKFC 26

香 港 特 別 行 政 區

區 域 法 院

婚姻訴訟案件編號2016年第3304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呈請人
答辯人
介入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審法官: 區域法院暫委法官彭家光內庭聆訊(非公開)
審訊日期: 2018年1月10至11日
呈請人書面陳詞日期: 2018年1月18日
答辯人和介入人書面陳詞日期: 2018年1月29日
判決日期: 2018年2月12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 案 書
(第三方權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在本判案書內本席簡稱呈請人為「女方」,答辯人為「男方」。本案的介入人是男方的父親。

2. 這是一個有關與訟雙方就男方名下以下的財產的實質權益的爭議的審訊︰-

(1) 男方和介入人聯權共有一個位於錦綉花園的住宅單位(下稱「11號屋」);

(2) 男方個人名下一個證券戶口(下稱「證券戶口」)內的股票(下稱為「男方名下的股票」)。

背景

3. 在退休前,介入人是股票交易所出市代表,在1990年介入人退休。在1991年介入人與妻子(即男方之母親)(下稱為「王女士」)以聯權共有購入位於錦綉花園一住宅單位(下稱為「25號屋」)。在同年稍後的時間,介入人與王女士以聯權共有購入11號屋。在1995年,介入人、王女士和男方(在1975年出生,當年約為20歲)和男方的哥哥(下稱為“Raymond”」)以各持1股的身份購入一間在本地注冊的有限公司(下稱為“WEEL”),並以WEEL名下購下位於羅便臣道一個住宅單位(下稱為「羅便臣道」)。

4. 在1995至1998年期間,男方在英國諗大學。訴訟雙方在英國認識,並在1997年在英國結婚。

5. 在1998年訴訟雙方返回香港,與介入人和王女士一起在羅便臣道居住。直至在1999或2002年[1]介入人和王女士從羅便臣道搬到11號屋居住。

6. 在2002年或2003年[2]王女士確診患上乳癌。在2002年10月介入人和王女士分別將他們在WEEL的1股,轉讓給男方和Raymond。自始,男方和Raymond各持有WEEL之50%股份。

7. 在2003年6月6日,男方加入和介入人及王女士一起成為11號屋之聯權共有持有人。在同一天,Raymond加入和介入人及王女士一起成為25號屋之聯權共有人。

8. 在2003年9月,訴訟雙方誕下一名兒子(下稱為「家庭子女」)。

9. 在2008年,男方開立證券戶口。

10. 在2010年12月,王女士離世。

11. 在2014年3月,訴訟雙方分居。在2014年9月,女方和家庭子女搬離羅便臣道。

12. 在2016年3月,介入人以$6百萬元向男方購回他持有WEEL之2股。

13. 在2016年3月,女方以兩年分居為理由提出離婚呈請。

14. 在2016年8月,法庭頒下暫准離婚令。

15. 在2016年10月25日,經各方同意本席頒令將介入人加入本案。在2017年1月6日,本席頒令將有關11號屋和男方名下的股票的實質權益的爭議列為初步議題。在2012年9月4日,本席頒令將初步議題排期審訊。

16. 在2012年3月20日,在證券戶口內男方名下的股票包括︰-

股票編號 數目 市值
0494HK 400,000 $1,516,000(3,790/股)
0787HK 400,000 $352,000(0.880/股)
2823HK 30,000 $336,000(11.2/股)

男方的案情

17. 男方的案情見於其申索要點。

18. 大致來說,就11號屋業權,男方的說法是這樣的︰-

(1) 一向以來,王女士負責11號屋管理事宜。在2002年或2003年,王女士確診患上癌症,介入人與王女士考慮到假若王女士病重她將無法負責11號屋管理事宜,因此在2003年和男方商量,打算將男方以受託人身份加入為11號屋之聯權共有人之一,使到在有需要時,男方可幫忙管理11號屋。在2003年6月,男方承諾介入人和王女士,他只是以受託人身份加入為11號屋之聯權共有人之一,在介入人和王女士生前及死後,都不會擁有任何實際權益。因為介入人,王女士和男方是按以上的承諾,將男方加入為11號屋聯權共有人之一,所以11號屋並非家庭資產。

(2) 雖然在日期為2003年6月6日的轉讓契上寫男方付了代價$900,000元,男方從來都沒為11號屋付一分一毫,或從11號屋取得任何利益。

(3) 在任何時間,介入人、王女士和男方的共同意願都是只介入人和王女士擁有11號屋所有實質權益,當王女士去世後,介入人擁有11號屋全部實質權益。

(4) 男方主張他是以明示信託,或以男方、介入人和王女士建基於共同意願的構定信託下的受託人身份,持有11號屋。

19. 就男方名下的股票,扼要來說男方的說法是這樣的︰

(1) 於2008年,男方開立證券戶口。因為男方是股票經紀,熟悉在網上作股票交易,所以介入人委托男方按他的指示替他在證券戶口進行股票買賣。每次買入股票後,介入人會將所需款項存入男方之賬戶,每次賣出股票,男方會將所得款項轉賬到介入人之銀行戶口,但有時在賣出票後,介入人打算用所得款項來買入其他股票,介入人會吩咐男方將款項存在男方的賬戶。因此,男方是以受託人身份替介入人持有男方名下的股票。

(2) 介入人和男方之共同意願,是男方不佔男方名下的股票任何實權益,男方不會擅自動用介入人按以上所說存入男方賬戶的款項,也不會從介入人存入的款項所進行的股票交易中獲得任何利益。從介入人存入的款項所進行的股票交易所有的得益和損失,都歸介入人承擔。

(3) 因此,男方主張他是以歸復信託,或男方和介入人建基於共同意願的構定信托下的受託人身份持有男方名下的股份。

介入人的案情

20. 從介入人呈交的狀書可見,介入人的案情與男方的案情是大致相同的。

女方的案情

21. 女方的案情見其抗辯書。扼要來說,就11號屋的爭議,女方不同意男方向介入人與王女士作過上述第18所說的承諾,也不同意男方和介入人與王女士有上文第18段所說的共同意願。女方同意男方沒有為11號屋付過任何款項,但她認為所謂需要男方在將來有需要時幫忙管理11號屋,而將男方加入為聯權共有人之一這個說法並不可信。女方認為介入人和王女士將他們名下WEEL的股份轉讓到男方和Raymond,將男方加入11號屋為聯權有人之一,及將Raymond加入25號屋為聯權共有人之一,都是懷着送贈的意圖,這些都是介入人和王女士就他們的遺產的分產安排,目的在他朝王女士和介入人先後離世後,Raymond和男方可分別取得他們的財產。女方認為男方是11號屋的聯權共有實質權益的擁有人。

22. 就證券戶口內男方名下的股票的爭議 ,女方認為在退休前介入人自己也是股票經紀,熟悉股票交易,退休後也持有多個股票戶口,從沒有間斷作股票投資,介入人根本不需要找男方替他作股票買賣。女方也認為從事網上股票買賣,也不需要甚麼特殊技能。換言之,若介入人打算進行網上股買賣,他也可以做得到,並不需要男方代勞。她不同意男方與介入人有上文第19段所說的信託關係,也不同意介入人和男方有上文第19段所的共同意願。女方認為證券戶口內男方名下的股票從來便是男方的投資。

本席的看法

23. 縱觀雙方的案情,就11號屋,本案的爭議在︰-

(i) 是否存在男方和介入人所說在2003年6月進行的討論和承諾?

(ii) 是否存在男方和介入人所說的明示信託?

(iii) 是否存在男方和介入人所說的建基於共同意願的構定信託?

(iv) 雖然男方和介入人並沒有提出歸復信託的主張,歸信託的法律原則是否適用在男方和介入人的案情?

24. 就男方名下的股票,主要爭議在︰-

(i) 是否如男方和介入人所說,證券戶口買入股票的款項都是來自介入人,賣出股票所得都是介入人所得,男方不佔這些股票買賣任何得益或損失?

(ii) 若對上述(i)的答案是否定的話,男和介入人所說歸復信託的說法不能成立。

(iii) 是否存在男方和介入人所說的建基於共同意願的構定信託?

25. 男方和介入人說多年來男方也只是以受託人身份持有WEEL的股份。就此,女方並不同意。就這一點爭議,女方已提出傳票申請,要求法庭按《婚姻法律程序與財產條例》(香港法例第192章)第17條,頒令廢止在2016年3月介入人向男方購回男方所持WEEL的股份之交易,本席不打算在這裡就訴訟各方這一點爭議作出詳細的討論。

26. 男方是11號屋的聯權共有人之一,也是證券戶口內其名下股票的持有人,就他說該等財產的實質權益是由介入人擁有的指稱,其舉證責任在男方。以上的法律原則,可見於Baroness Hale of Richmond 在Stack v Dowden [2007] UKHL 17, [2007] 2 All ER 929, [2007] 1 FLR 1858, HL案中第56段所說:

“56 Just as the starting point where there is sole legal ownership is sole beneficial ownership, the starting point where there is joint legal ownership is joint beneficial ownership. The onus is upon the person seeking to show that the beneficial ownership is different from the legal ownership. So in sole ownership cases it is upon the non-owner to show that he has any interest at all. In joint ownership cases, it is upon the joint owner who claims to have other that a joint beneficial interest.”

27. 男方主張法庭從建基於共同意願的構定信託的法律原則去分析本案。關於是這方面法律原則,高等法院原訟法庭杜溎峰暫委法官(當時的官階)於黃燕珍鄺偉文及葉鳳蓮(HCA 2293/2004,判案書日期2009年12月18日)案中說:

「[18] 一般來說,法定業權與實質業權是緊密相連,黃女士與鄺先生是第二項物業的註冊業主。他們應被視為該物業的法定和實質業權擁有人。鄺母卻爭議她才是該物業的實質業權擁有人,她指稱黃女士與鄺先生只是她的受託人代她持有核業權。若鄺母擬將法定業權與實質業權分拆,她必須負上舉證的責任:見Re Superyield Holdings Ltd[2002]2 HKC 90,第108D頁;Lee Tso Fong and Kwok Wai Sun & Another民事訴訟2005年第272號,2008年5月9日(unreported),第22段與23段及Stack v Dowden[2007] 2 AC 432,第65段與66段。鄺母聲稱購買第二項物業的資金全部是由她提供。她依據的法律原則是歸復信託或構定信託。

[19] 根據歸復信託的法律原則,當土地財產或個人財產被傳達到一名購買人和期他人的名下,和一名或多於一名人士(購買人除外),法律假定曾提供資金購買該財產的人士擁有其部份或全部的權益。但這假定是可以被推翻︰見Underhill and Hayton, Law Relating to Trusts and Trustees, 第17th 版,第433頁。若有關的物業涉及按揭貸款,承擔償還貸款的一方,亦可當作對購買該物業曾提供代價。這法律原則對黃女士亦適用︰見Re Superyield Holdings Ltd。

[20] 此外,法庭亦可以基於有關各方,如轉讓人與承讓人之間或曾付出代會與沒有付出代價的承讓人之間,的共同意願為他們構定信託,以實現他們在轉讓該物業時的共同意願;見Lloyds Bank PLC And Rosset and another[1991] 1 AC 107,第132E-133H頁;IP Man Shan Henry and another v Ching Hing Construction Co. Ltd & Ors (No 2)[2003] 1 HKC 256,第68至75段;Oxley v Hiscock[2004] 3 All ER 703(CA)第30至39段與第68段及69段,不過若有關各方擬藉著這信託安排達至非法的目的,該信託則不能成主︰見Snell’s Equity,第31版,第23-11段;Scott v Brown,Doering, McNab & Co[1892] 2 QB 724Gascoigne v Gascoigne [1918]v 1 KB 223。」

28. Mostyn J. 在Bhura v Bhura & Others [2015] 2 FCR 353 (358-359 §8)就英國最高法院在Jones v Kernott [2012] 1 AC 766中所說有關這方面的法律原則,作出的總結也甚有參考價值︰

The applicable legal principles concerning a property dispute such as this are tolerably clear and have most recently been re-stated by the Supreme Court in Jones v Kernott[2011] UKSC 53, [2012]1 AC 766. In summary I think they are as follows:

i) If there is an express declaration of beneficial interests then that is, almost invariably, the end of the matter. Such an express declaration can only be displaced if it has been procured by fraudulent conduct.

ii) If there is no express agreement about the beneficial interests then there is likely to be (at least) a tacit understanding. This is hardly surprising as one would express that when people enter into what may very well be the most important economic transaction in their lives – buying a home – they would have a pretty clear understanding of who owned what share of it. In determining whether there was such a tacit understanding, and if so what it was, the court will look at all the evidence holistically and will examine the whole course of the parties’ conduct in relation to the property.

iii) In the rare case where the evidence does not reveal a tacit understanding about ownership the court can reach for the presumptions. An obvious presumption is that beneficial ownership is the same as legal title (see Jones v Kernott at paras 17 and 51(1)).

iv) Another is the presumption of the resulting trust. In Pettitt v Pettitt [1970] AC 777 at 824 Lord Diplock doubted that it was of much relevance in the modern era. In his view it would be “an abuse of the legal technique for ascertaining or imputing intention to apply to transactions between the post-war generation of married couples ‘presumptions’ which are based upon inferences of fact which an earlier generation of judges drew as to the most likely intentions of earlier generations of spouses belonging to the propertied classes of a different social era.” Some commentators believe that the doctrine has medieval origin. The principal problem with it is that that it allows the “solid tug of money” (as Woodhouse J evocatively put it (echoing George Eliot) in Hofman v Hofman [1965] NZLR 795 at 800) “to submerge any...

To continue reading

Request your trial

VLEX uses login cookies to provide you with a better browsing experience. If you click on 'Accept' or continue browsing this site we consider that you accept our cookie policy. ACCEPT